3D打印鍛造碳纖維模具簡介
鍛造碳纖維通過將短切碳纖維與樹脂混合,形成隨機取向,具備高強度、輕量化和卓越的抗沖擊性能。傳統的鍛造碳纖維模具通常使用鋁或鋼材進行CNC加工,成本高、周期長。
如今,3D打印技術(增材制造)正在顛覆復合材料模具制造,實現快速原型制作、低成本小批量生產、復雜結構成型,突破傳統工藝的局限。
為什么選擇3D打印鍛造碳纖維模具?
- 縮短交付周期:從數周縮短至數天。
- 成本更低:相比CNC加工金屬模具,初始投資更經濟。
- 實現復雜結構:可制作內部冷卻通道、晶格結構或集成功能件。
- 高定制化:非常適合低批量或定制復合材料零部件。
制造工藝概述
- CAD設計:根據收縮率和脫模角設計模具幾何形狀。
- 3D打?。?/strong>使用耐高溫樹脂或金屬粉末打印模具。
- 后處理:表面拋光、熱處理或耐磨涂層處理。
- 碳纖維鋪放:將混合碳纖維與樹脂材料放置于模具腔內。
- 壓縮成型:施加高溫與壓力完成固化。
設計與技術要點
- 耐高溫性:模具材料需能承受150–180°C熱固性復合材料固化溫度。
- 表面光潔度:表面需噴涂光滑涂層,避免纖維印痕并改善脫模性能。
- 結構強度:需分析模具在30–100 bar壓縮壓力下的強度。
- 溫控集成:必要時設計冷卻或加熱通道。
材料與打印技術
用于3D打印復合材料模具的常見方案包括:
- 高溫樹脂(SLA/DLP):適用于短期試制模具。
- 金屬增材制造:鋼材或Inconel用于高強度、長期使用。
- PEEK/PEKK:高性能熱塑性材料,適合中等產量。
成本與時間對比
方法 |
交付周期 |
大致成本 |
適用場景 |
3D打印模具 |
3–7天 |
¥7,000–¥35,000 |
原型、小批量 |
CNC鋁模 |
3–4周 |
¥35,000–¥100,000 |
中批量生產 |
鋼模 |
6–8周 |
¥150,000以上 |
大批量生產 |
應用與行業案例
- 汽車內飾及結構件
- 航空航天輕量化零件
- 高端運動器材及消費品
- 復合材料原型專用模具
常見問題
什么是鍛造碳纖維?
鍛造碳纖維是通過短切纖維和樹脂混合制成,具備高強度、輕重量,無需連續纖維復雜鋪層工藝。
3D打印模具能承受高溫嗎?
可以,使用耐高溫樹脂或金屬增材制造的模具可承受180°C以上的固化溫度。
什么時候選擇3D打印而非CNC加工?
當需要快速原型、復雜結構或低批量生產時,3D打印是最佳選擇。